0533-7597888
当前位置:临淄信息港  -  本地文章  -  淄博时空

淄博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新闻发布会

2022/6/16 11:12:00 来源:博览新闻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宏业同志,向社会介绍淄博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有关情况,并请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鸣清同志,临淄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伯学同志,桓台县起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丽敏同志,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省新闻单位驻淄记者站、市属新闻媒体的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首先,请孙宏业局长介绍全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整体情况。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宏业同志:

各位媒体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是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就业、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重要民生实事。今年以来,淄博市聚焦稳定就业形势、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将此项行动列入2022年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就业增收品质提升行动,高位统筹、高点谋划、高效推进,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城乡公益性岗位全年开发任务16300个,截至目前,已开发岗位16427个,并已全部上岗,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上岗5336人,乡村公益性岗位上岗11091人。

一、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推进有力

一是坚持顶格推进落实。我市把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牢。1月20日,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什么时候干到什么程度”,提出了3月底前50%人员上岗,6月底前全部完成任务的目标。市、区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推动,及时听取工作进展、解决难点问题,确保任务落得快、落得实,群众早得实惠。

二是坚持一体推进落实。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配齐配强各级工作力量,确立了独具特色的“乡村优先、基层拍板、区县确认、市级统筹设岗”模式。各区县结合实际迅速出台落实方案,镇(街道)组织实施岗位开发、人员上岗和管理,各村(社区)指定能力强的“两委”成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用人单位明确专职信息员加强沟通对接,确保信息畅通、响应迅速。

三是坚持协同推进落实。市人社局牵头抓总,配合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横向沟通协调,不定期调度研判分析,明确了岗位类别、人员条件、聘用程序、管理退出等各项标准,提高科学决策和问题调处能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了3月底前完成岗位开发计划,5月底基本完成上岗任务。

二、突出人岗相适,助力群众增收

一是提高人岗匹配度。成立各部门参与的联合调研组,充分结合农村低保、城乡特困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等数据资源,开展多轮排查,全面摸排城乡低收入群体,明确“安置哪些人”。全面挖掘岗位资源,细化明确岗位类型、岗位数量和岗位条件,建立岗位需求库,明确“岗从哪里设”。把最需要就业的困难群众,安置到最急需人员的合适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二是开发区域特色岗位。坚持既照顾弱势群体、做好兜底保障,又结合各区县实际需求、地域特点和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综合统筹、因地制宜,开发了公共管理类、设施维护类、社会治理类等5大类近30种公益岗类型,最大程度满足基层治理需要。聚焦乡村振兴,开发了集市管理、长者食堂日常管理、基层妇联协理等岗位;围绕生态保护,开发了马踏湖巡湖管理、黄河生态巡河员等岗位;突出文化特色,开发了文物保护巡查、齐长城维护等岗位,充分发挥了公益岗服务地方社会事务的功能。

三是提升履职和增收能力。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坚持“通用知识+专业技能”岗前培训“两条腿”走路,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培训一人、合格一人、上岗一人,确保安置人员履职能力和技能水平符合岗位要求。城乡公益性岗位统一实行政府补贴,城镇公益性岗位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每人每年大约能获得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3.2-3.7万元;乡村公益性岗位每天平均工作2小时,按照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每人每年大约增收1万元。

三、提供坚实保障,实施规范管理

一是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下,优先保障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从方案起草开始,就注重资金保障,将所需资金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市级配套资金4700万元,区县配套资金近亿元,确保资金足额到位。

二是严格规范上岗程序。探索形成了从发布公告到组织上岗全过程、标准化的“八步上岗”操作流程,通过村居集中排查、民主评议和镇(街道)复审、区县审核备案等程序,精确界定优先帮扶对象,避免了优亲厚友、虚假冒领、泛福利化等问题,全力打造放心岗、透明岗。

三是完善考核退出机制。对不胜任岗位要求,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不服从日常管理等情况的人员,及时清退并停发补贴;人员退出后及时补充,确保每个岗位都能发挥出最大效能。不定期对岗位开发、人员管理情况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履行好政府兜底安置就业职责,规范城乡公益岗补贴发放管理,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检查机制,让困难群体端稳就业饭碗,实现稳定增收,切实把公益岗办成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

好,谢谢孙局长的情况发布。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你所在的新闻单位。好,现在开始。

大众网记者提问:公益性岗位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民生工程,做好后续管理非常重要,接下来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管理,确保将好事办好?谢谢。

这个问题请王鸣清主任回答。

临淄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伯学同志: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鸣清同志:

感谢您的提问。截至目前,我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上岗工作均已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在监管上下功夫,打好“组合拳”,着力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公益性岗位真正成为公平、公正、公开的“公岗”,把好事办好。

一是压紧压实责任,做好常态化监管。坚持“谁开发、谁负责、谁使用、谁管理”原则,压实镇、村日常管理责任,通过建立上下班签到制度等方式,加强人员日常考勤和监督考核,督促在岗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坚决防止公益岗出现“养懒汉”和“泛福利化”等现象。同时,利用好信息化手段,依托全省统一的岗位精准管理系统,加强数据比对校验,做到岗位和人员“双实名”管理。健全城乡公益岗投诉举报核查制度,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筑好监管“防火墙”。二是畅通退出渠道,实行动态化管理。采取“一人一建档”方式加强督查,对不胜任岗位要求,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不服从岗位管理或违反岗位管理办法等情况的人员,及时清退并停发补贴,并按流程及时对空岗进行补充,让真正有需要的人上岗。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做好规范化待遇兑付。切实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省、市配套资金均已下达。规范补贴发放,严格专款专用,确保人、册、钱、账四相符,使补助资金援助就业的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请继续提问。

速豹新闻网记者提问:临淄区作为此次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的先行试点区县,请问是如何推进的?谢谢。

这个问题请朱伯学局长回答。

临淄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伯学同志:

感谢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自全省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开展以来,临淄区紧抓试点机遇,迅速落实省、市文件要求,率先组织了全市首批公益性岗位签约上岗,为全市推开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工作吹响了号角。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高位推动,以品牌建设为引领。由临淄区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发挥“指挥棒”作用,整合区镇资源,凝聚上下合力,全力打造临淄区“齐富公益岗”岗位品牌,擦亮群众的“幸福底色”。二是试点先行,以典型示范为带动。经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相对人口集中、群众基础好的金岭回族镇作为先行试点,市、区、镇三级联动制定试点方案,及时总结经验并向全区和全市复制推广。截至5月底临淄区已实现满员上岗2102人,上岗率100%。三是统一模式,以标准流程为规范。在总结金岭镇试点经验和市人社局的指导下,探索形成了“五个明确、六化提质、八步上岗”工作模式,打造了全区统一、科学、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也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区域范例。四是坚持特色,以服务社会为目标。本着因地制宜、按需设岗的原则,金岭回族镇设置了清真寺管护岗和民族学校餐厅服务岗,齐陵街道设置了公共管理类综合岗,从事土地非粮化、耕地保护等土地巡查工作,切实发挥了公益岗服务社会民生的功能。

下一步,临淄区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全力落实好省、市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要求,充分发挥好兜底保障就业作用,让困难群众切实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下面请提问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报道网记者提问:刚刚孙局长提到了发挥公益性岗位的社会效益,打造地方特色岗位,请介绍一下桓台县起凤镇乡村公益性岗位有何特色?谢谢。

这个问题请张丽敏镇长回答。

桓台县起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丽敏同志:

感谢您的提问,我来介绍一下起凤镇乡村公益性岗位的特色和设置使用情况。

根据市、县统一部署,起凤镇高度重视稳岗就业特别是乡村公益性岗位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开发了长者食堂岗、“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综合岗等5类97个实用性乡村公益岗,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我们马踏湖的沿河生态巡查员岗。

起凤镇与马踏湖相邻,河道管理战线长、面积大,以往巡查队伍力量相对较弱。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依托湖区特色,设置了沿河生态巡查员24名,每村1名,每天2小时,负责对分包的河道进行日常巡查和垃圾清扫,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有效缓解了河道管理压力大、巡查人手不足的困难。

通过设置沿河生态巡查员,目前,起凤镇的主要河道均达到了Ⅲ类水标准,对马踏湖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6月6日,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园试运营,美丽的马踏湖水路纵横交织,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174种动物栖居在此,重现了“北国江南”的壮丽景观。乡村公益性岗位的设置,既带动了低收入群体的增收,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又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保护了生态,可谓实现了群众共富和乡村振兴“双赢”,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今天的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需要了解的内容,可以在会后联系咨询市人社局就业失业科,电话是:2791822。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工作的关注和报道。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533-7597888
  • Q Q: 285816777
  • 微信: im533com1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临淄信息港”版权所有  |  ICP证:鲁ICP备19041412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5.1)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