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博山区、临淄区入选省乡村地名管理试点单位,它们将这样干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王钰莹 通讯员 崔现龙 淄博报道
7月1日,山东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公布加强乡村地名管理工作试点单位的通知》,淄博市博山区、临淄区成功入选全省加强乡村地名管理工作试点单位。
此前,山东省民政厅在《加强乡村地名管理工作试点方案》中明确了试点内容:
规范地名命名更名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依据地名管理法规和有关政策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加强地名命名更名管理,规范村民委员会所在地等乡村地名的命名、更名,提升地名命名更名规范化水平。
培育新生乡村地名文化内涵。在乡村地名命名更名中,积极培育具有新时代元素,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乡村地名,传承红色基因,留住乡愁记忆,守护乡村文脉。
推进乡村地名标志设置。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文明村创建等契机,巩固完善乡镇驻地街路巷地名标志设置,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点地名标志设置,为群众提供完善、准确、便捷的地名导向服务。
加强乡村地名文化建设。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探索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乡村地名文化,编纂出版乡村地名文化系列丛书、拍摄乡村地名文化宣传片,丰富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地名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地名文化的转化和利用,助力“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品牌建设。推进地名工作和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发挥地名文化效益。
推进乡村地名信息共享应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依托本地地名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地名信息化建设,与其他有关部门共建共享乡村地名信息资源,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激发地名数据活力,发挥地名信息价值,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记者从淄博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名管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地名文化促进乡村地名管理的价值引领作用,入选试点的博山区将继续推进乡村地名信息共享应用,打造形成具有淄博特色、博山特点的地名文化品牌,不断扩大乡村地名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以新担当新作为谱写全区民政事业发展新篇章。
而入选试点的临淄区将深入挖掘齐文化内涵,结合齐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着力打造“齐国故都•文化临淄”品牌,地名文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加强临淄区乡村地名规范化管理,做优做大做强“地名传承齐文化”品牌工程,提升乡村地名服务全区经济社会能力水平。临淄区将继续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立足齐国故都、齐文化发源地的独特文化优势,以“弘扬传承齐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宗旨,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整合乡村地名文化资源,加强乡村地名管理,促进新型乡村风貌、乡村社会文明,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临淄板块”。